色彩的心理-色彩构成,不同的色彩对人的心理都是有着不同的。现在让博飞把大家带人色彩的世界吧。
一、红色
红色具有我们生活中较为复杂的情感因素:有火热、革命、力量、献身、暖和、吉利、喜庆、赤子、庄严、号召、危险、禁止等含义。红色是光谱中波长最长的色光,故最易引起人们的注意,也就是说它的色彩表情最为丰富,看到火灾、战争、流血,我们会联想到恐惧、献身;看到节日的红色,我们会感到喜庆、吉祥、幸福。看到红花让人愉快;由血红的颜色转化为亲缘、亲密、友好、团结等;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醒目,使人想到航海中的灯塔,火车站的信号灯,联想到危险、禁止、注意等意义。在中国古代有五行说中红为赤,五行为火,方位为南,它的守护神为朱雀。因此,朱、赤、火同义。
红色处于饱和状态时,可以刺激人们的兴奋感,促使血液循环加速,红色处于低明度的状态时,给人以稳重、消极、悲观的意味,红色在与其他色彩并置时,会呈现出表情个性。如:深红色背景上的红色显得很平静,似有降低热度的效应;橙色底色上的红色显出缺乏朝气的暗淡;黄绿底子上的红色感觉比较活跃,莽撞、]冲动;蓝绿背景衬托下的红色却显得有生气,迸发出炽热的火焰;黑色底子上的红色更显得跳跃、纯正,温度升高。
二、蓝色
纯净的蓝色是否一种不包含黄色或红色成分的色彩,是三原色之一。蓝色在可见光谱上处于收缩、内向的冷色区域,波长短,它的视认性和注目感相对将要弱一些。蓝色在中国古代是与青色同义的。中国人对蓝色情有独钟,把它看作典雅]、朴素、善良、庄重、智慧的色彩。蓝色具有高贵、纯正的品质、也有憧憬、幻想的意味,既亲切又遥远。一般情况下,饱和度最高的蓝色有理智]、深邃]、博大、永恒、真理、信仰、尊严、保守、冷淡等心理情感意味。
蓝色与其他色彩搭配,也会显示出千变万化的个性力量,如红橙色底子上的蓝色,感觉较暗淡,但色彩的效果仍然很鲜亮;黄色陪衬下的蓝色显得很沉着、稳定、自信;绿底子上的蓝色就显得暧昧、无力;淡紫色背景上的蓝色显得空虚、退缩;褐色陪衬下的蓝色变激昂、颤动,同时,由于蓝色内力的激发,也对比出褐色的昂然生机,黑色底子上的蓝色焕发出它独有的亮丽色彩,蓝色调入白色时明度提高、纯度降低,它原有的亮丽品质发生了变化,如浅蓝色有轻盈、清淡、透明、缥缈、雅致的意味;蓝色调入黑暗色会传出种悲哀、沉重、朴素、幽深]、孤独的感觉;蓝色调入灰时蓝的品质会改变而显得暧昧、模糊,易给人一种晦涩、沮丧的色彩表情意味。
有人形容蓝色不既亲切又遥远的色彩,是指它的视觉效果,在地球的大气中,蓝色出现的最明亮、最遥远的大气中,也是最深沉的夜空色彩。

三、黄色
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最亮的色彩,是三原色之一。在色立体上最纯的黄色明度与纯度比较接近。黄色是以其色相纯、明度高、色觉暖和、可视性强为特性。和橙色相比,黄色要显得冷淡、轻薄一些。黄色是个娇嫩的色彩,稍有其他色调入,就会失去其亮丽辉煌的品质。如同伊顿所说,“正如真理一样,黄色也只有一种”黄色与其他色彩对比时,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倾向。在红色背景上的黄色显得比较燥热、喧闹;红紫色底上的黄带有褐色味的病态感;橙色底的黄显得轻浮、幼稚和缺乏诚意;蓝色背景上的黄色感觉明亮、温暖,但稍显强烈、生硬,调和感差一些。黄色被白色包围时,显得无力]、暗淡;黑色陪衬的黄色尽现它积极、强劲的力度。可见,色彩的明度变化对黄色影响极大,加入一定量的绿和蓝,黄均会向黄绿的倾向转化;加入紫红或灰、黑,黄会失去其有的味道,表露出卑俗、缺乏理智的意味。调入白色成为淡黄色时则显得苍白、无力。
金色也属于黄色的范畴,具有辉煌而光亮的特征,光明、华贵、富丽,成为有价值的美好事物的象征,金色常常与秋季、丰收、欢乐、珍贵、权威、富有等联系在一起。
四、绿色
可见光谱中绿色处于中间位置,是一种明视度不高、刺激性不大、比较稳定的、中性的温和色彩。在色相环里是黄、蓝相调产生的二次色。
绿色处于比较广泛的转调范围,又是两种原色的调和,很容易与许多色彩调和而形成各种感觉的色调。当绿色调入黄色成为黄绿,会有新生、无邪、纯真、活力、酸涩、无知的色彩意味。绿色加白提高了明度会表露出宁静、清淡、凉爽、轻盈、舒畅的感觉;绿色加黑会转达出沉默、安稳、刻苦、忧愁、迷信、虔诚、自私等情感意味;加入灰色时绿色色相消失则会给人更加隐喻、消极的感觉。
绿色在欧洲表示爱情、妊娠的色彩。在佛教寺院的装饰色彩中,绿色的寓意为苏生、喜悦、恩爱。在京剧脸谱中绿色表示顽强勇敢但有勇无谋。由于绿色与生命和新生紧密联系在一起,青春、温柔、新生、萌发、抒情成了绿色的基本感情特征,并引用出茁壮、滋长、清新、生动、安全、和平、幼稚、妒忌、渴望、开阔、深远、深沉、幽静等含义。当今社会人们渴望更多的有生命的绿色,美化环境。绿色是一种中性的,处于转调范围的、明度居中的、冷暖倾向不明显的平和优雅的色彩,它的感情象征意义多属于积极性的。
五、紫色
紫色在可见光谱上波长最短处于最暗的位置,是一个极易受明度影响而使情感意味截然相反的色彩,当它暗化、深化时,给人一种压迫、威胁、恐怖的感觉,仿佛预示着潜伏的灾难即将到来。紫色一经淡化,明度明显提高,会呈现出优雅]、可爱的女性化意味。可以看出,对紫色的运用很重要的一点是控制明度变化,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情绪与象征意味的色彩。紫色调入红色而呈现红紫时,有大胆、娇艳、开放的心理感觉;紫色调入补色黄呈现出优雅、可爱的女性化意味,可以看出对紫色的运用很重要的一点是控制明度变化,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情绪与象征意味的色彩。紫色调入补色黄色现现出浊紫色或灰紫色,会有颓废、消极、腐蚀、忏悔等色彩情感意味;紫色倾向蓝色时,会传达孤寂,严厉、献身、珍贵等精神意味;紫调入折成为淡紫色时,传达出浪漫、妩媚、优美、梦幻、羞涩、清秀、含蓄的色彩意味,适用于少女和女性化妆、洗涤用品。中国古代的“五行说”里的五色是青、赤(红)、黄、白、黑,并没有绿、紫、橙这些三原色的间色,至于紫色什么时候成为中国古代宦官贵人们喜爱的颜色,难以确切界定,但据汉代《汉官仪》中描述,用颜色制定官服的等级为:天子佩黄绶带,诸侯赤绶带,相国、贵人均佩青绶带;公侯、将军佩紫绶带。到了唐朝,紫色更是成为五品以上宦官的着装色,而且还有紫气来来、紫云(祥云)、紫官、紫禁(皇上住居)、紫皇等瑞吉祥和等级象征的含义。紫禁城之色并非在城内到处涂上紫行说里的五色一样权力的象征。紫色在中国受到尊重并广泛流行,并能向五行说里的五色五样取得较高的地位,也许最为恰当的解释是“西方文明的影响。”
(六)白色
从可见光谱中,白色是全部色彩的总称,故有全色光之称。在自然界里,由于不存在绝对的白色。故白色的纯粹度只是头脑中的概念,只要白色发视觉形式出现,它就有不同程度的含灰度,并呈现出一定的有彩色倾向,从生理上看,白色归属于能够最少消耗人眼感光蛋白元,能满足视觉平衡要求的一类色彩。它与任何有彩色系的颜色并置都可得到悦目的色彩效果。白色具有一尘不染的品貌,清白、光明、正直、无私、纯洁、忠贞这些溢美之词均要赋予白色,但白色也有很多灯似空虚、缥缈、投降、麻烦不断等带有贬义的色彩象征。白色还含有一些圆满的善意,西方人举行婚礼,新娘身披白纱,象征纯洁和忠贞,女性洁白肌肤在任何时代受人青睐,白色又是明月和银河之色,白雪、白鸟、牛奶、大理石、白云等均被赋予美好的含义,有关白色情感象征和对它的性格形容不胜枚举。中国的“五行说”中,白色与金色相对,屿五脏中的肝脏相对,四季中与秋天对应,日素秋,素与白同义,方位是西。白色也是改变有彩色系明度和纯度的重要因素,极大的丰富了有表现层次和视觉效果。
(黑色)
与白色相对,黑色具有截然不同的色彩意味,如沉默、力量、严肃、永恒、毅力、刚正、忠义、黑暗、未知、罪恶、恐惧等色彩意味,不同场合不同的用途,黑色有不同的含义。用于消极时代表悲哀、不幸、绝望、死亡、黑名单、黑社会、黑心肠等等;用于积极意义,如西方教堂的婚礼,新郎的黑色西服象征包容、义务与责任,西方人以黑色燕尾服为礼服,有一种高雅,渊博、脱俗的含义,神甫、牧师、法官都磁卡黑衣,公正和威严;中国“五行说”中黑色被视为作天界的色彩,吸有天顶、天的北极才是天帝之座,也只有夜色才是支配万物的天帝之色彩。黑表示北方的冬天,象征着通往极乐世界的道路
黑色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是死亡的色彩,“黑色是地狱的象征,是地狱之色,是黑夜的衣裳。”黑色是陪衬、讨好别人的色彩,黑色与纯度高、明度不高的色并置时(如栗棕、熟褐、海军蓝、酞青蓝、普蓝等)就会显得浑浊,沉闷无生气,缺乏美感。如果有彩色与黑色搭配,应尽量提高有彩色的明度,增加明度对比,在面积的搭配上也应有变化。
自然界不存在绝对的黑色,在光的条件下,黑色吸收大部分色光,因而明视度较差,黑色与白色是对色彩的最后抽象,代表黑折世界的阴阳两极。与彩色相比,无彩色与有彩色有着相同的价值,黑与白往往彼此共存,显示出各自色彩的力量。
(八)灰色
灰色可以从色立体的垂直轴明度为5的位置上找到,可以说是黑与白调和后的中间色,也可以是全色相与补色按比例的混合色,灰色是最胞感光蛋白元的平衡消耗量,故而灰色能使人眼体会到生理上的惬意,灰色有几种理解:一是无彩色系中的黑白调和出的灰色——明度5为标准灰;二是有彩色系中晚度居中、纯度较低调入灰色的色彩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含灰。灰色给人以柔和、平凡、含蓄、中庸、消极、稳定的印象。灰色与别的色彩的活力,又含蓄的显示了自己,尤其是与有彩色相搭配时,各自的色彩魅力都可以被激活。灰在情感上给人以消极、灰心、不开朗、不健康的感觉。而在艺术家眼里,各种“高级灰”的表现令他们津津乐道,色彩构成里的九调构成就是表现各种明度值灰色的有效手段。
在服装设计的色彩运用中,灰色也显示出其优雅、朴素、大方的独特魅力,与别的色彩可有细腻层次的匹配,亦可大大服装色彩的变化层次。